白血病患者故事
他们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但却经历了同样的遭遇,承受着癌症带给他们的痛苦。但是,如今的他们,在圣丹福广州现代肿瘤医院的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下,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成为抗癌斗士。在这里,他们与大家一起分享抗癌经验,分享爱与温暖。
![]() |
白血病与实体肿瘤不同,不是生长在局部的癌肿,而是能够全身散播,侵犯身体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恶性血液病。白血病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等症状。
白血病在所有癌症中发病率占2.5%。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47150人被诊断患上白血病,同时每年约有23540人死于白血病。在儿科癌症中白血病的发病率占据首位,在0-4岁中的发病率较高,且男女白血病发病率比例为7:5。
依据细胞来源和形态特征,白血病可分为以下种类:
1、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种骨髓性白细胞异常增殖的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特点是骨髓内异常细胞的快速增殖而影响了正常血细胞的产生。
2、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增生性疾病,以骨髓增生,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及脾脏肿大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主要特征。
3、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一种淋巴母细胞失调增生和淋巴母细胞分化异常或分化受阻,形成大量非成熟白细胞为特征的快速进展型白血病。
4、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一种影响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它会导致淋巴器官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细胞,这些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能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
尽管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有关,但白血病的病因至今仍不能完全确定。目前白血病的发病原因,仍然认为与感染,放射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1、贫血: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晕、心悸等。
2、发热:出现间歇性发热或不规则性发热,体温保持在37.5-40℃或更高。
3、出血:出血可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其中鼻腔、口腔和牙龈等部位出血较为常见。
4、淋巴结: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中较为常见。
5、肝脾肿大:50%的白血病患者会肝脾肿大,其中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肝脾肿大最明显。
6、神经系统炎症:蛛网膜、脑膜等处发生白细胞浸润,导致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肢体瘫痪等症状。
7、其他症状:当癌细胞浸润到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等部位,会出现胸腔积液、消化功能紊乱和蛋白尿等症状。
1、血常规检查:从手指或耳垂取少量的血液,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并对白细胞进行分类。
2、周围血液抹片:血液抹片结果会发现许多出现急性芽期变化的骨髓细胞,这些细胞就是不成熟的白血球。
3、骨髓穿刺切片检查:通过仪器到达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血进行检查,并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
白血病是一组恶性肿瘤,通常不像实体肿瘤那样被分为特定的分期。然而,白血病的临床分期和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和特定的指标来进行。
1、细胞类型:急性白血病根据白血细胞的类型进行分类。ALL 是淋巴细胞类型,AML 则是髓系细胞类型。
2、细胞分化程度:白血细胞分化成熟的程度也有助于分类。在细胞学检查下,可以根据细胞的成熟度来确定是哪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
3、遗传和分子特征:某些遗传突变和分子特征可以帮助确定不同亚型的急性白血病,这些特征有助于指导治疗。
1、细胞计数:血液检查可以确定白血细胞的数量和其他细胞的比例,这有助于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2、细胞分化程度:类似于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程度也有助于分类和评估。
3、遗传和分子特征:同样,特定的遗传突变和分子特征可以帮助确定慢性白血病的类型和风险。
总体而言,白血病的分类和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细胞学、遗传、分子学等多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