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02
2025-04-10
分享
从确诊到初次抗争
阮氏茳青,58岁,来自越南河内。2017年11月,她被确诊乳腺癌,生活节奏骤然加快,踏上了一场与癌症抗争的征程。她积极面对挑战,接受手术、8次化疗、25次放疗,并坚持6年的定期复查。尽管治疗过程充满艰辛,但病情稳定,这让她一度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卸下抗癌的重担,回归正常生活。
然而,2023年6月,癌症复发,并伴随淋巴结转移,让她再一次陷入困境。她回到越南K医院,开始口服靶向药治疗,整整一年,却仍未见成效,淋巴结反而持续肿大。在医生的建议下,她调整了治疗方案,可连续三次治疗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颈部淋巴结依旧在增长,甚至开始出现疼痛。无奈之下,她只能暂停所有治疗。
停止治疗后的短短两个月里,病情急剧恶化——纵隔和锁骨淋巴结迅速增大,压迫血管,导致她频繁咳嗽,甚至呼吸困难。最终,由于心包和胸腔积液,她被紧急送往越南心血管医院抢救。医生通过胸腔引流,为她排出了足足2升积液,才暂时缓解了危机。
(阮氏茳青的个人专访)
绝境中的转机
在越南心血管医院治疗期间,阮氏茳青几乎陷入绝望。医生建议她回到K 医院继续治疗,但过往的失败经历让她不敢再冒险。就在这时,一位正在广州现代肿瘤医院治疗的朋友鼓励她:“来中国试试吧!”这句简单的话,成了她生命中的转折点。
通过越南胡志明国际服务中心,她与广州现代肿瘤医院的MDT专家团队远程沟通。专家评估后给出70%-80%的治疗希望,让她和丈夫毅然决定踏上跨国求医之路。仅用10天,他们便抵达广州。从机场到医院的贴心接机服务、工作人员准备的保暖衣物、无缝衔接的入院流程,都让这对异国夫妻感受到久违的安心。
精准微创治疗:重燃生命的火花
初到广州时,阮氏茳青极度虚弱,心包和胸腔积液导致她持续咳嗽、呼吸困难。医院迅速为她实施胸腔引流,缓解症状,并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案——动脉介入化疗联合粒子植入治疗。
“这里的治疗方式与越南完全不同,特别是粒子植入技术,目前越南还没有。”她感慨道。主治医生解释:“传统静脉化疗让药物遍布全身,副作用明显;而动脉介入化疗则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输送至肿瘤供血主动脉,使肿瘤内化疗药物浓度达到静脉化疗的2-8倍,极大的降低了身体副作用。放射性粒子更像‘持续作战的卫士’,每颗粒子可持续释放低剂量 γ 射线,在 180 天内不间断抑制癌细胞DNA 复制,实现‘精准打击’与‘持久控制’的双重效果。”
“医生的技术太专业了!在颈部和纵隔这些敏感部位,竟能精准植入72颗粒子,而整个治疗过程中,我几乎没有任何不适。第二次治疗后的CT显示,心包和胸腔积液已得到有效控制,植入粒子区域的肿瘤缩小80%,部分病灶甚至完全消失。”她欣喜地说道。
此后,她每21天往返中越,计划完成6轮治疗。更令她欣慰的是,医院结合中西医治疗,帮助她缓解化疗带来的疲劳。“医生对每个症状都迅速响应,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我更有信心坚持下去。”
费用与疗效:一场值得的冒险
跨国治疗的费用曾是她最初的顾虑。相比越南的公立医院,这里的治疗成本加上交通开销,对普通家庭而言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但她坦言,如果与越南的私立医院如Vinmec以及部分条件较好的公立医院相比,也就相差20%-30%。她强调,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服务质量与疗效:“当你看到肿瘤缩小、身体逐渐恢复时,会觉得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
作为一名“过来人”,阮氏茳青希望更多越南患者能拓宽视野:“如果条件允许,不妨考虑跨国联合治疗,比如先在中国控制病情,再回越南进行放疗。”她提到一位同样患乳腺癌的年轻朋友,因局限于本土治疗而不幸离世,这更坚定了她分享经历的决心:“哪怕能让一个人因此获救,我的经历就有了意义。”
感恩与愿景
如今的阮氏茳青,言语间满是感激。她由衷感谢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专业与关怀,也感恩命运,让她在绝境中找到了生机。但她的愿望远不止于此:“我希望越南医院能与广州现代肿瘤医院合作,让这种精准微创疗法惠及更多患者。太多人因信息闭塞而错失了治疗的机会……”
面对癌症复发,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勇敢寻找新的可能。微创治疗不仅帮助她控制了病情,更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